(
日本舞娘-音與福千代


離開最上川,我們來到位於酒田市的
『相馬樓』料亭享用午餐,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欣賞舞娘演出。 

相馬樓為江戶時代的料亭,至今已有150年之歷史,古色古香的日本氛圍,曾見證酒田市的繁華,酒田又有小京都之稱,在時代的變遷下一度廢棄,經重新整修後,現已成為酒田舞娘主要表演場地。 



紅色顯眼的外牆,在電影「送行者-禮儀師的樂章」中,也成為拍攝場景之一。
 


室內的裝潢、迴廊以朱紅色為主,充滿江戶時代的華麗風情,屋內並有畫廊,收藏許多繪畫作品。 



金碧輝煌的大廳與牆上的裝飾,看到以藝妓為主題的繪畫,讓人對等會的表演,多了一份期待





二樓大房間是酒田舞娘表演歌舞的場地,窗外庭園的景色,松樹上結滿了松果。 





在這享用舞娘便當,一邊品嘗精緻的日式料理,一邊欣賞精彩的舞蹈表演,體驗昔日上流社會的生活情境。 





聽導遊說,以前繁華時期料亭有多位舞娘,目前只剩下4位,我想這應該是以四位舞娘為範本所彩繪的拉門吧



我的舞娘便當,加上欣賞舞娘演出,這一餐價值4200円日幣!!(大約1400元台幣





做成舞娘的造型,這是我見過最美麗的牙籤了





每日下午2點表演,2段舞蹈共約10-15分鐘,像是「酒田甚句」和「米の庄內」,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,酒田是日本東北繁榮的米谷之鄉,舞娘將背米的動作融入在舞蹈中,呈現當年的生活樣貌,對日本傳統舞蹈完全一竅不通的我,也看懂幾分,並能感同身受,一旁彈著三味線的是舞娘的老師兼經紀人。 

表演中不能拍照,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,大家就用想像的吧!! 

表演結束後開放與舞娘合照,日本遊客也爭相與舞娘合影留念。第一次近距離接觸,既興奮又緊張正襟危坐的表情。 



舞娘身上的髮、妝、衣服,全部要自己打理,費時又費工,我也想嘗試把臉塗成白色XDD 



廁所內的鮮花裝飾 



讓我們一邊欣賞庭園美景,一邊了解藝妓文化吧



日本藝妓文化是由京都開始向外發展,17世紀的『八坂神社』歷史悠久且頗負盛名,參拜的信徒眾多,附近便聚集了許多商店,其中稱為「水茶屋」的店,販賣茶、糰子等點心,讓全國各地來此的信徒有個休憩的地方。在店裡工作的女服務生稱為「茶汲女」或「茶点女」。利用歌曲、舞蹈吸引客人,也就是現代所謂的商業手法。日子久了,水茶屋的生意越來越好,品質也跟著提高,表演中加入三味線的演奏,餐點則加入及高級料理。既然茶汲女的表演是一個重要的商業手法,水茶屋老闆便開始對旗下的茶汲女做有計劃的訓練,這就是藝妓文化的雛形 



古代藝妓從10歲開始學藝,現在因法律限制,必須國中畢業才可以開始學藝。學習的內容繁多,過程十分艱苦,且費用高昂。包括文化禮儀語言裝飾、詩書、鞠躬、斟酒等,一舉一動、一言一行都有嚴格的要求,處處表現高貴和穩重。16歲左右便可以正式擔任藝妓,初為藝妓者稱為「舞妓(舞子)」,而後才能正式轉為「藝妓」。 



藝妓的服裝是華麗的和服,做工、質地和裝飾都非常講究,因此也異常昂貴,一般在50萬日元以上,有的甚至達100萬日元。藝妓的有特殊程序,用料也以傳統原料為主,會用一種液狀的白色顏料均勻塗滿臉部、頸部,頸部邊緣會刻意留下自然的膚色,看起來有如雕飾華美的人偶一般。 



在日本人的觀念中,藝妓是非常體面的職業,女孩子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藝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,一個家庭有人擔任藝妓將會被視為一種榮譽。但因工業革命後社會變遷快速,各種新興的娛樂活動如雨後春筍竄出,花街及藝妓便逐漸沒落。 

由於交通的方便,現代的藝妓也會應邀到遠地出差表演,有助於藝妓文化的拓展及增加世界各地對藝妓文化的了解。日本已將藝妓視為一種文化財產,正在積極保護。在藝妓文化的城市,還有所謂「舞妓変身」的商業服務,讓女性遊客打扮成藝妓,親身體驗藝妓文化之美。(維基百科) 



明天55日 是日本的男兒節,家家戶戶除了在門口懸掛鯉魚旗外,還會和女兒節一樣會擺放人偶娃娃,稱為「子供武者」的五月人形,主角大多是傳說中的金太郎、桃太郎或鍾馗。金太郎是日本民間大名鼎鼎的傳說人物,忠厚善良力氣大,是擅長騎馬和相撲的少年英雄;而一臉濃密鬍鬚橫眉立目的鍾馗人偶,也是起源於中國的「鍾馗打鬼」的故事,被日本人當作孩子的守護神。


這是金太郎,胸前圍著一件紅色的肚兜,棕色大熊相伴,好精緻的人形娃娃,要價不便宜呢



屋外櫻花努力綻放,不想讓屋內景色搶走他的風采。
 


花開花謝,年復一年,看盡酒田的繁盛興衰。 





相馬樓的大門



隔壁的料亭,也有百年歷史。



沿著相馬樓的圍牆四處走走,來個小小探險之旅





相當有歷史年歲的老樹 



巷弄間隱藏一座小花園,老舊推車上擺放著盆栽,成為最搶眼的裝飾藝術品,穿過花叢,木窗背後的微微黃光,讓人好奇的想一窺究竟。 





在台灣沒見過的茶花品種,非常特別。



日本給我的好印象就是,乾淨!!! 垃圾不會丟在電線杆前面;車子停放的整整齊齊;地上也沒有紙屑、瓶罐;老房子舊歸舊,絕不會有雜草叢生的景象,要是台灣,沒人住的老房子,早就像鬼屋一樣了。誰說一定要住豪宅,簡單、乾淨、舒適就是最完美的家!! 





神社前的石獅子,是這裡的守護神。讓我想到熊亮的繪本,很棒的一本書,推薦給大家
http://www.heryin.com/orsty_10.htm 



這場景感覺似曾相似?好像在哪見過



沒錯,電影『送行者』就在此取景。 




男主角大悟拿著一張紙條,被老闆叫去拍業務短片的那條石疊道路,就是這裡啦!大家有機會租片子來看,仔細瞧瞧唄!! 



相馬樓的DM 



以及2位舞娘的名片



吃飽喝足,也欣賞完舞娘的演出,下午我們要去『庄內米史資料館』參觀,看看當年的米倉,長得什麼樣子


相馬樓 
http://www.somaro.net/ 

送行者-禮儀師的樂章  電影拍攝場景  http://www.sakata-kankou.gr.jp/cgi/okuribito/ojiinfou.cgi?st=spotdetail 


*部分資料參考網路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ss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