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抽空去看『潮!!積木The Art of the Brick』,拍了很多精彩照片,雖然展期已過,不分享又覺得可惜,總是有人沒時間參觀,寫文可以彌補那些想去卻無法到場的缺憾,看過的朋友也能再次回味,自己也多了一筆展覽紀錄。
奈森·薩瓦亞(Natan Samayah)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,當還是律師時,發現坐在地板上創造作品,比坐在會議室裡感覺更舒適自在,追尋自我快樂的過程中,2001年決定放棄律師高薪的工作,全心投入樂高世界,當個全職藝術家,並創立自己的積木工作室,將腦中的想法用樂高積木逐一拼砌成實體,創作出許多震撼人心的藝術作品。
展覽地點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。
奈森·薩瓦亞2012年第一次在台灣展出 「Nathan Sawaya積木夢工場」,2017年的全新展覽企劃,從巴西里約熱內盧開始巡迴,依序到了西班牙馬德里、美國聖地牙哥和義大利羅馬,第五站選擇了台北,這回他帶著最新的創作及個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二度登台,現年44歲的他,還持續他的創作之路....。
藝術家的創作材料百百種,從炭筆、水彩、油畫、木頭到軟鐵絲,而奈森·薩瓦亞卻選擇以樂高®積木做為他的創作媒材,因為小時候爸媽不讓他養寵物,結果突發奇想用積木組了一隻狗狗,讓他發現積木的無限可能。
售票亭做成積木塊狀的樣子,我有興趣的展覽一律都買預售票,已經很久沒在售票亭買過票了。
展覽分為三大主題:「經典人像」、「世界名畫」及「藝術雕塑」。
「經典人像」是奈森·薩瓦亞對社會的觀察和自我反思,像知名的「黃」、「我的孩子」等人像作品,其中暗喻著人生哲理。這部分創作皆以單色積木,因為相信純粹色彩能真實傳遞創作意境,最常使用紅、藍、黃三種顏色。作品的 結構、色彩、光線、動態,都是他想表達的重點。
「世界名畫」重現上古石窟、文藝復興、印象派、普普藝術等各時期的藝術作品,將名畫玩味重現。而「藝術雕塑」則是用積木堆砌世界著名雕像,賦予雕像全新生命,還多了一份純真童趣。
奈森・薩瓦亞在展覽會場的親筆簽名
【作者】讓你的點子飛翔吧。 當你的創意恣意翱翔,無論是透過寫作、藝術、音樂或任何形式,它們將會擁有自己的生命。去釋放那些偉大的點子吧!(積木數量:3,210)
【猴子】靈感來自喬治·戴利,一隻和知名魔術師大衛·考柏菲一同巡演的猴子。(積木數量:1,018)
【和平標誌】創造和平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呢?當然要世界上所有的顏色一起合作啊! 這件作品,利用數千個回收積木完成的。(積木數量:3,720)
【結】我喜歡猜謎遊戲跟解決問題,這也是為什麼我曾是個律師的原因。但有些謎題就像艾雪的畫,沒有起頭也沒有結束,不知道該從何下手才好。(積木數量:1,240)(莫里茲·柯尼利斯·艾雪為錯覺藝術大師,以透視邏輯創造空間之視覺矛盾)
【蘋果】這件作品是我用來探索物品大小的實驗。複製與實物尺寸相同的蘋果後,接著挑戰做出尺寸放大很多的版本。(積木數量:1,292)
【地球】雖然這聽起來很老套,但,將全世界握在手中的感覺簡直酷斃了!用矩形的樂高積木做出球體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。能做出完美的樂高球體,是我創作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。(積木數量:2,253)
【藝術家的桌子】你的桌子長什麼樣?(積木數量:2,348)
看著放大版的樂高小花,覺得好可愛,它們永不凋謝。
水果籃裡的水果
【挫折】這是我的自畫像。有時候,我總覺得事事不順,像有一部分的我遺忘在家裡沒帶出門。有時候,我就是這麼覺得....(積木數量:2,344)
【無題肖像】我想要在這個作品上玩弄影子跟身份,去營造一種神秘感。(積木數量:2,124)
臉跟脖子和黑色背景融合唯一,需靠觀者自行想像了!!
【紐約施工中】在那些需要將紐約工作室的作品搬進搬出的時候,在管理人行道上的人流時,警示錐總是能派得上用場。(積木數量:2,820)
超酷的水溝蓋,怎麼有點像地毯,好想擺在家門口。
成功男人的背後,都有一位偉大的女人,在奈森・薩瓦亞身後默默陪伴的,就是他的老婆。
這是我的人生伴侶,我的老婆-蔻特妮的肖像。有非常長的一段時間,她包容一位整天玩樂高積木的男人。一切歸功於她,她從來沒要求我去找一份「正經」的工作。
蔻特妮是奈森・薩瓦亞的繆思女神。
無倫從事什麼樣的工作,有另一半的支持真的很重要呀~~ 所以這幾張巨型肖像畫就放在入口處,沒有老婆的支持,就沒有接下來的創作了,一定要先感激一下老婆XDDDD
【紅禮服的蔻特妮】有什麼比用樂高做成的另一個妳更好呢?在派對中,需要逃離無聊談話對象時,她可是非常實用的喔!(積木數量:15,982)
身著一襲紅色長洋裝,打造蔻特妮全身樂高雕像,這不是真愛什麼才是真愛呢~
【史蒂芬】我曾經上過史蒂芬柯貝爾的節目,那是唯一你就算被羞辱依舊會笑到不行的地方。這件史蒂芬的雕塑擺出搭肩的姿勢,這樣只要是史蒂芬的「朋友」都能與他一起合照。(積木數量:20,346)(史蒂芬柯貝爾是美國知名政治諷刺家及主持人,曾獲得艾美獎肯定。)
可以利用借位和史蒂芬拍張搭肩合照。
【黃】這應該是我最知名的作品。這件作品展出時,總是會吸引許多人的注意,從成人到小孩都有。為什麼呢?身為大人,我們認同「對世界敞開心胸」對心靈是有好處的。但對小朋友來說,也許是因為黃色的積木從身體裡面掉出來,所以覺得很酷吧!而對我來說,這件作品則是代表著自己人生經歷的轉變。(積木數量:11,014)
的確,大部分的人認識奈森·薩瓦亞都是從這個作品開始的,我也不例外,這真的是他個人的代表作了。
【我的孩子】「失去」與「愛」,是我的創作中經常出現的主題,我試圖用樂高去捕捉它們。這件獨特的作品,靈感來自於一對父母告訴我的悲傷故事。聽完故事之後,我立刻著手創作《我的孩子》,直到兩個月後才將它完成。(積木數量:22,590)
大家都知道積木是方形,用有菱有角的積木來表現人體曲線和肌肉線條,是多麼難的一件事情。
家長抱著逝去的孩子仰頭哭泣
光線照射在樂高人臉上,因作品旋轉產生折色,有眼淚撲簌簌流下的錯覺。
【抱抱人】抱抱人喜歡給予擁抱。他擁抱欄杆、路標柱子、公園長椅、腳踏車架,只要是雙手可以圈住的東西,他都緊緊擁抱著。(積木數量:273)
是腳踏車大鎖的概念嗎XDDD
【上升】是什麼會將你高高舉起? 愛情? 信仰? 成就? 而你一但升起,又會往哪裡去? 我想探索的,是比死亡境界更高的「上升」,你會到哪去呢? (積木數量:7,124)
這件作品光線打的真好,左右兩盞燈讓影子成為超大天使翅膀,和主題「上升」巧妙結合。
【花瓶】某天,我想到要在工作室裡放點鮮花來增添生氣,然後發現我居然沒有花瓶,我決定動手做了一個,在做了另一個…又做了另一個…我能說什麼呢? 我真的很喜歡鮮花嘛。(積木數量:1,245)
這是全展中唯一有奈森·薩瓦亞親筆簽名的作品
【一步一階】有時候,你不斷尋找下一步該何去何從,但其實不用擔心…,我們所擁有的能力是超乎想像的。(積木數量:4,054)
鏡面效果讓這件作品更加完整。
【唱】靈感來自一位朋友的演出。當時,我被她的歌聲深深吸引著,於是馬上從口袋裡拿出紙巾畫下《唱》的草稿。她與音樂合而為一,而這件作品則將那個瞬間保存下來。(積木數量:8,189)
左【面具】這件作品是自肖像。我參考好幾十張自己各種角度的照片,才做成這個超大型的雕塑。(積木數量:10,770)
右【永恆】愛永恆存在。 它比青春久佇,超越了平坦的小腹跟茂盛的頭髮。這正是「愛」美麗的地方。(積木數量:10,584)
這作品讓我想到一種玩具,可以將手或臉壓上去,便會留下形狀印記,那玩具叫什麼來著??
曾經是一名律師的奈森·薩瓦亞,將勇於追求藝術的決定、過程中遭遇的挫折以及對人生的思考,都融入接下來的作品中。
【暗無希望】當孩子希望隱形的時候,會用手蒙住眼睛,讓自己看不見外面的世界。他們會告訴自己:這個世界再也找不到我了。直到現在,我們還使用相同伎倆,即使我們長大了。(積木數量:11,274)
【面具】面具出現在世界上的各種文化中,它被用來掩飾自我並展現出想被他人看到的樣貌。我透過創造這件作品揭示真正的自我,時常我們為了別人戴上不同的面具卻忘了真實的自己,「面具」卻能認出隱藏在背後的面容。(積木數量:18,509)
面對不同人我們帶上不同的面具,有諷刺及省思的意味。
【雙手】這件作品是我真正的噩夢,畢竟雙手是我最重要的工具。(積木數量:15,161)
【灰】跨出第一步總是最困難的。我曾經是個律師,當律師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,但我一直明白內心深處有一位藝術家潛伏著。有天,我決定將藝術家的自己釋放出來,而我,從來沒有後悔過。(積木數量:23,678)
扳開束縛,真正的自己破繭而出
【灰色/綠色】反省自己是很重要的。(積木數量:9,895)
兩個都是奈森·薩瓦亞,一個是律師,另一個想當藝術家,處在迷惘的當下。
這件作品有奈森·薩瓦亞的積木磚簽名。
【綠人】有時生活過於忙碌,腦子裡有太多思緒。如果可以把腦袋拔起來,倒空雜亂無章的想法,就太好了。(積木數量:8,990)
我比較想幫他換個樂高人偶頭,XDDDD
【推】最沉重的,是肉眼看不見的。(積木數量:4,823)
那個叫做無形的壓力....
【瓦解】小心生活的那陣風,將會慢慢侵蝕分解你的自我。撐住啊!(積木數量:10,124)
【紅色核心】爬行是我們的最初。學任何事情前,首先學會爬行。趴在地上用手腳爬行的感覺,有時會溜進大人的世界中。孩童般的本能催促我趴到地上爬行…。其實,我是在找掉在的放的積木。(積木數量:6,059)
【缺】有沒有那幾天,你的付出讓你感覺到被偷空了? 有沒有那幾天,無論多努力,你都沒辦法將事情完成。《缺》就是將這些感覺轉換成實體的作品。(積木數量:13,122)
【阻攔】無論你的內心想朝哪個方向前進,總是會有許多的手企圖箝制住你。人生最大的挑戰是你必須找到突破困境的勇氣。透過這個作品,我想去回應曾在生命中對我說「不」的那些人,我將從他們的手中掙脫。(積木數量:17,356)
看見這件作品,反而有種欣慰的感覺,表示奈森·薩瓦亞成功了!!!!!!!
【游泳的人】雖然只能看見水面上的部份,但你的想像力能填補水面下的畫面。(積木數量:10,980)
作品佔滿整個空間,聽著水聲,彷彿四周濺起小水花,想像正在游泳的人,水面下的模樣。
夏日炎炎,很冰涼消暑的一件作品
游泳的人身材也太好(笑~)
接下來的「世界名畫」,是我個人最喜歡的的部分,我會把原作和樂高創作擺在一塊,好讓人比較欣賞。
《黃昏的聖喬治》是印象派大師莫內的作品,夕陽光線讓鐘樓的倒影照映在水面上,呈現出粼粼波光的畫面。重新詮釋的重點擺在黃昏斑斕色彩上,因混和不同顏色的積木,觀賞距離太近很難認出這件畫作,但往後退幾步就能辨識出來。(積木數量:3,708)
《吶喊》這幅畫作非常容易被人們記住。孟克用鮮明的色彩表達自身的焦慮及孤獨,讓他成為第一位表現主義的畫家。樂高重製的版本中,使用鮮豔色彩呈現原畫中的血紅暮色,並將重點放在畫中的主角,希望完整表現他的身體曲線,並將鼻孔和眼球開了小孔,因為在原畫中它們並不是那麼明顯。(積木數量:3,991)
那個崩潰的主角,是立體的呦~
《星夜》是現代藝術中最知名的一幅畫。前景為連接天地的柏樹,遠景的星星光暈用漩渦狀的線條表現,充滿張力的輪廓顯現梵谷當時的緊繃。這種不曾停下的流動,讓畫作充滿活力。樂高重製版本有較深的層次,例如前景的柏樹,為了達到更靠近觀眾的效果,我將它往外推幾層。而我也使用數種不同深淺的灰跟藍,試著表現出原作帶有的動態感覺。(積木數量:3,493)
因為多了層次,加深畫面的立體感,我也好喜歡這件作品。
《蒙娜麗莎》是西方藝術史中最赫赫有名的作品,也是達文西的代表作。她的眼睛似乎永遠盯著觀看者,似笑非笑的嘴角好像暗示她知道些什麼。這件作品我決定用馬賽克畫的方式詮釋。與其用較小的樂高描繪細節,我更想捕捉蒙娜麗莎著名的眼神,所以選用較大的樂高,成功表現出原作的感覺。(積木數量:4,573)
《阿諾菲尼的婚禮》這件作品完美呈現文藝復興時期大師-凡艾克,用擅長的寫實手法精細表現光影,並藉由鮮明的色彩結合主角的貴族外貌,造就一件偉大藝術作品。當時油畫是一種新穎的媒材,而凡艾克的純熟技巧,推進油畫的重要性。重新詮釋將男女主角從平面轉化成立體雕塑,讓作品呈現更加立體的效果。(積木數量:7,023)
《林布蘭自畫像》林布蘭對自畫像有著特殊情感,一生之中留下數量眾多的自畫像。最知名的光影明暗對比技法,1657年的自畫像將明亮光線打在臉上,其他部分則消失在影子裡。重製的作品將重點放在光線,挑選可以呈現原作溫度的顏色,也須注意林布蘭的樣貌是否正確。(積木數量:1,948)
《戴珍珠耳環的少女》這幅維梅爾的作品又被稱為「北方的蒙娜麗莎」,維梅爾擅長表現光線,作品中的溫度冷熱並存。現在被認為是無價之寶的作品,在1881年卻乏人問津。用非傳統顏色詮釋原作光影,在畫面中加入一些層次,將主角外推一層,另外,特別使用圓形樂高強調少女的珍珠耳環。(積木數量:1,694)
7月剛從荷蘭度蜜月回來,在海牙的"莫瑞泰斯美術館",看到這幅真跡,所以對這件作品特別有感覺。
103年在中正紀念堂的『珍珠之光-維梅爾特展』,當時也展出一幅《戴珍珠耳環的少女》的積木創作,可以和奈森·薩瓦亞的比較看看,奈森·薩瓦亞在眼神和唇部表現略勝一籌。
我倒是第一次看到圓形的樂高零件,有高手知道出自哪盒盒組? 我需要長點知識。
《吻》原作中,克林姆將幾何圖形融進在畫作,可以看到一對戀人在親吻,他們的肌膚被華麗的馬賽克罩衫包覆,這些裝飾及色彩強化了象徵主義。用樂高詮釋這件作品的挑戰在於如何讓這對戀人立體化後,分毫不差的互相親吻擁抱。我相當開心能夠裝飾這對戀人的衣服,同時,運用許多相近色調的深色積木,表現出原作的金箔背景。(積木數量:18,893)
很有層次與厚度的作品
綠色草地點綴五顏六色的小花
左《賈柏斯》賈柏斯·瓊斯是美國最偉大的當代藝術家之一。他的作品擅長運用流行文化的圖像及物件,並賦予這些已知元素新的意義。(積木數量:2,145)
右《沃荷》安迪·沃荷是普普藝術的先驅,用這件作品向這位紐約藝術家致敬。(積木數量:1,657)
我把介紹重心放在前兩個部分,接下來的「藝術雕塑」自己沒那麼熱愛,就簡單帶過,但還是有幾件很棒的作品,比如像這件。
《娜芙蒂蒂》古埃及時期最著名的雕塑之一,頭戴藍色大黃冠,眼瞼依據埃及統傳用黑色眼線上下描繪,但只畫上一邊眼睛。對於樂高重塑所呈現的顏色,我感到非常滿意。在製作臉的部分時,雕像會向前傾,但等皇冠完成後,就可以保持整體的平衡。(積木數量:1,675)
這件作品真的是漂亮~~
《獅身人面像》(積木數量:2,604)
《蓋亞安德森貓》(積木數量:970)
《沙特爾大教堂的玫瑰窗》哥德式建築的拱形結構,提供教堂很大的牆面來裝設巨大的玻璃窗,而彩繪玻璃無須燈光也會發出光澤,更增添教堂的神聖氣氛。「玫瑰窗」是用來描述這類彩繪玻璃,因為排列方式像玫瑰花瓣向外擴散。透明積木無法給太多顏色上的選擇,但比起用不透明的積木拼出一模一樣的窗戶,我更想做出像真的彩繪玻璃一樣能透光的作品。(積木數量:17,842)
先利用透明樂高底板,加上1X1的彩色透明樂高,再用黑色串聯填補空隙。
最後一步最重要,要在作品後方打光,不光看作品本來,照映在地上的光影才是這整件作品的精華。
《大衛像》原作者:米開朗基羅(積木數量:16,349)
《屋大維像(奧古斯都)》(積木數量:22,300)
《摩艾石像》是海洋藝術中最具盛名的雕塑之一,最早被發現在復活節島。(積木數量:75,450)
摩艾石像是整個展場積木數量第二多的作品,最大的還在後頭。
《拉斯科洞窟野馬壁畫》1940年史前壁畫在法國拉斯科洞穴被發線,洞窟中有多種動物壁畫,並有不同的繪畫風格,顯示創作者不只一人。這個洞窟中有七個洞穴,一共近2000幅壁畫,其中有364幅都是畫馬。使用樂高重製的過程中,我專注在壁畫中的其中一批馬上,嘗試描繪洞窟中的野馬壁畫。(積木數量:1,790)
《神奈川衝浪裏》出自日本浮世繪大師-葛飾北齋的晚年系列作品《富獄三十六景》,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浮世繪之一。重新詮釋決定嘗試版畫原理,讓每道海浪層層向外堆疊,讓作品呈現不同以往的層次感。(積木數量:2,877)
作品至少有3~4層,才能營造出海浪一波波的效果。
《米洛的維納斯》原作者: 亞力山德羅斯(積木數量:18,483)
《十四歲的小舞者》這是竇加終其一生唯一展示過的雕塑品。在樂高版本上,我想捕捉原作自我肯定的神情,如何讓芭蕾舞裙跟蝴蝶結表現布料的質地,著實令人傷透腦筋。(積木數量:7,100)
《兵馬俑》兵馬俑被發現於中國西安。我特別製作跪射俑,從手臂及雙手呈現的姿勢看來,它們手中曾經握著真正的弓和箭。(積木數量:10,528)
《恐龍》這是我做過最大的雕塑之一。製作牠幾乎花了整個夏天,簡直要把我逼瘋了。自從看到孩子們熱烈湧入參觀我的第一場個展,我就想做一件孩子們會喜歡的作品,有什麼比恐龍更好呢?(積木數量:80,020)
暴龍的小短手怎麼那麼可愛XDDDD
從另一角度看,尾巴也太長了吧!!!
【捏住的手(無題)】就是這個! 小到只能用食指跟拇指捏住它,你能看透他嗎? 那到底是什麼東西? 其實,就是藝術啊! 現在,換你告訴我這是什麼呢? (積木數量:1,601)
【圓形人/矩形人/三角形人】擁抱彼此的不同。如果大家都一樣,這個世界就不有趣了,不是嗎? 那你是什麼形狀、顏色呢? 圓形、矩形跟三角形是組成結構的基本要素,而紅、藍、黃是構成世界上色彩的三原色。(積木數量:10,305 / 9,957 / 9,147)
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,接納自己、擁抱他人。
【雨後的彩虹】沒有烏雲就不會下雨,沒有下雨就不會有彩虹。烏雲密佈的日子無論持續多久,總有出現彩虹的一天。(積木數量:8,570)
這件「台灣限定」的作品,提醒我們,面對逆境時還是要抱著希望、樂觀面對。
【張開的手】幫你一把的手(積木數量:17,658)
【蠟筆】想要重新建造周圍世界時,第一個會使用的工具便是蠟筆。蠟筆為我們種下想像力及藝術的種子。(積木數量:14,315)
【大鉛筆】比我還高的巨型鉛筆。如果你想要在天花板寫字(我總是想這樣做),這將會是個完美的作品。(積木數量:9,800)
展覽進入尾聲,後方販售許多樂高及展覽限定商品。
【熊】打獵在紐約被認為是不好的,所以我只好做了一個戰利品,將野獸莊嚴地掛在牆上。而且…沒有任何樂高在製作過程中受到傷害。(積木數量:1,537)
【日落】日落在一天將結束時,讓色彩及能量進行最後噴發。它提醒著我們「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」(積木數量:2,130)
【鋼琴】這件作品希望能啟發孩子對於音樂的探索。按照實際比例,全部都用樂高打造,有人也許會覺得它真的很(偉)大。雖然跟真的鋼琴一樣大小,但請不要動手!他長得像鋼琴,聽起來卻是樂高呢!(積木數量:24,750)
『藝術不是一種選擇,而是一種如同呼吸進食的必須』-奈森·薩瓦亞
奈森·薩瓦亞早期專注在人物雕像創作,後來嘗試藝術經典作品的複製,因為覺得透過這種方式,帶領小朋友們認識藝術世界和藝術史。用他最擅長的樂高積木啟發孩子們對藝術的興趣,或許孩子會和奈森薩瓦亞一樣對積木著迷,想立志成為下一位樂高大師也不一定呀!!!!!
我喜歡自己拼砌樂高盒組的房子,按圖指示完成很有成就感;也喜歡欣賞這類的樂高藝術,這是我第一次欣賞奈森·薩瓦亞的作品,驚呼連連,為之讚嘆!!! 樂高今年上半年營收和獲利皆下滑, 陷入10年來最大的營運危機 ,預計裁員1,400人 ( 全球員工8% ),雖然 歐美市場萎縮,不過在台灣還是很受歡迎,市場交易熱絡,而幾乎每年都有一至兩個較具規模的大型樂高展,期待未來看見更多豐富有趣的樂高展覽。這家68年老字號玩具公司,無論營收好壞,在玩具界還是有數一數二的地位,樂高積木陪伴孩子長大,是永遠不退流行的玩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