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故宮石牆上的大學之道)
『故宮』是每位來北京旅遊的觀光客必會造訪的景點,巨大的皇宮城堡,就算全部走完也要好幾個時辰,也因為大,近距離反而拍不出它的氣勢,在這裡我會把拍攝焦點放在細部的建築裝飾,呈現一般人較少看見的故宮。故宮又稱紫禁城,是世界上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皇宮,和凡爾賽宮、白金漢宮、白宮並稱為世界四大宮。
故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,是明清兩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,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,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同時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,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。
進來後推薦需額外付費的珍寶館,裡面珍藏各式精品寶物,每一件都是上上之選,喜歡研究古玩的人一定會流連忘返,想必鑑定大師秦老闆也曾在此佇足許久吧!
進入故宮前會看到好多棵柿子樹,黃澄澄的柿子好想摘來吃喔~
結實累累的柿子,有些熟透掉落在地,看了都覺得可惜
穿過天安門第一個遇到的是端門
經歷了多少歲月,每塊石磚上都是歷史的足跡
我們先在此休息,自備午餐水果-鴨梨,像不像一隻鴨子的型狀
再來看到的是午門
穿過午門往回拍,午門左右兩側各有一門,中間有三門,文武百官走中間的左門,宗室貴族走中間的右門,而中門為皇帝出入專用,除此之外,清代新科壯元、榜眼、探花在放榜日可從中門出宮,皇帝大婚之日,皇后可乘轎從中門進入。"推出午門斬首"也只是民間傳說,但皇帝懲罰大臣的"廷杖"還是在午門執行,廷杖分為兩种,"著實打"一般非死即殘;"用心打"幾乎是死路一條。
午門到太和門中間是一個廣場,金水河從此流過,金水河的源頭在西山, 按照古人的陰陽五行之說,西山位置屬"金",西山流下的水稱為"金水"。在金水河上,有五座雕刻精美的石橋,稱為金水橋。
正前方就是太和門,明初稱奉天門,後稱皇極門,清朝稱太和門,明朝規定,文武官員每天清晨在奉天門早朝,皇帝也親自到此接受朝拜和處理政務,叫做「御門聽政」
勤勉的皇帝天天上早朝,而昏庸的皇帝則不問政事,或根本不御門聽政
門前有兩隻中國現存最大的青銅獅子,公獅在左側,腳踩繡球,象徵寰宇一統
母獅在右側,腳踩小獅子,代表子孫昌盛
青銅爐
太和門的六角琉璃瓦牆,每片燒製的顏色都不一樣
是不是很漂亮呢
抬頭往上瞧,梁柱與裝飾都特別講究
在故宮裡如果走的太快,會錯過很多小細節,其實每一處都值得細細觀賞
貼了封條又被撕開的太和門
太和門後是太和殿,俗稱金鑾殿,明初稱奉天殿,後稱皇極殿,清朝稱太和殿
太和殿建在漢白玉圍欄的三層露台上,面闊十一間房,進深五間房,是中國最大的木造宮殿
這裡是皇帝舉行重大儀式的地方,舉凡登基、大婚、頒布詔書、命將出師、「金殿傳臚」(公布新進士名單),都在此舉行
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稱為「外朝三殿」,太和殿為第一殿
"望柱"上刻有龍的圖騰
也有鳳凰
每支望柱下設有龍頭造型的"螭首",1142個排水螭首,數量是世界之最
好俏皮的表情
太和殿內共有72根大柱支撐屋頂,其中6根盤龍金柱最引人注目
很可惜當天沒有開放遊客參觀,無法親眼目睹殿內金碧輝煌的裝飾,不過從外觀的金瑣窗還是可以感受到太和殿的華麗與尊貴
簷角前方是仙人騎雞,後有十個走獸,走獸數量的多寡,代表建築物的等級,這可是中國最高等級的建築
在太和殿前拍照留念
手上的旅遊書,剛好遮住後方的人,翻開的那一頁正是介紹故宮呢!!
古代人的時鐘-日晷(ㄍㄨㄟˇ),利用日影來測定時間的儀器
青銅鶴
龍龜,有吉祥帝座之意。相傳龍生九子不成龍,其中一子頭似龍,形似龜,在民間稱為龍龜, 是四靈獸之一『玄武』的模型
做工精緻,張口朝天
龍頭魚身的鰲魚,喜吐水可滅火,有鎮火防災之用
故宮建築以前清門廣場為界,分為「外朝」和「內廷」兩部分,「外朝」為工作區,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為外朝三殿;「內廷」為生活區,乾清宮、交泰殿、坤寧宮為內廷三宮。礙於故宮真的很大,我們外朝只看了太和殿,就往右轉進入外東宮(珍寶館)參觀。
門上的獅子壁飾
紅牆上的裝飾
用於防火的大水缸,在物宮裡很常見到
獅頭造型手把環
進入外東宮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大的九龍壁
中國著名的三座九龍壁,第一座規模最大、歷史最悠久的在山西大同;第二座建築最精美的在北京北海公園;第三座就在這啦!!
相傳古代只有一條龍呼風喚雨掌管天際,這條龍一年四季奔走不歇,畢竟能力有限,不能滿足天下人風調雨順的期望,於是向玉皇大帝啟奏,要求多派幾條龍幫忙行雨,玉帝奏准,調遣八條龍歸牠指揮,天下百姓歡呼,便在龍王廟前擺下好酒好菜,讓九條龍享用
九條龍喝的大醉,醉后失控,下起傾盆大雨,大地洪水泛濫,雨後又一連數月乾旱,老百姓怨聲載道、叫苦連天,哀呼"一龍治水風調雨順,九龍治水旱澇不勻",呼聲驚動天廷,玉帝便傳旨將八條龍分到了東南西北和東南、東北、西南、西北八方,各龍負責各方行雨事宜,誰失職,就懲罰誰。這就是"九龍戲水圖"的由來
每條龍都活靈活現的
屬龍的老爹,見龍就開心
龍來了!!!
外東宮建築採用了「前殿後寢」的格局,前為皇極殿、寧壽宮,後寢則為養性殿、樂壽堂、 頤和軒、景祺閣。此為寧壽門,穿過此門是皇極殿
門前廣場兩側種植姿態各異的檜柏,高古蒼勁
宮內一景
很多地方不對外開放,只能從門縫間偷窺一二
皇極殿為寧壽宮區的正殿,台階上的漢白玉鳳凰雕刻,一旁點綴的花草圖騰細緻
栩栩如生的祥龍在正中間
乾隆皇帝宣布退位時為自己修建的太上皇養老皇宮,花費巨資銀兩 。晚清慈禧太后在此舉行六十大壽,死後在皇極殿停靈、治喪
"嘉量"是中國古代測量體積標準的量器。代表量度標準的"嘉量"與時間標準的"日晷"陳列於殿前左右兩側,象徵帝王的公正和國家的統一
皇極殿門上的木頭雕刻
每一處都有驚喜
皇極殿設有寶座,屏風上方懸掛「仁德大隆」匾額由慈禧太后親題,兩側對聯為「日之升月之恆,八表同登仁壽域;天所覆地所載,萬年常鞏海山圖」
殿內有四根貼金蟠龍柱,金碧輝煌非常氣派
殿頂有八角渾金蟠龍藻井
兩座大象花瓶擺飾,喻有平(瓶)安吉祥(象)之意
香爐之纇的銅器
好大一個衣櫃,大概是用來裝皇上的龍袍吧!
「永受嘉福」匾額
皇極殿後方是寧壽宮,特色是黃綠琉璃磚砌成的透風矮牆
走在故宮裡,看著這些紅牆、庭院,有種不知今夕是何年的錯覺
寧壽宮後方是養性殿,這鍍金銅獅的耳朵好可愛,像狗不像獅子
在位的皇帝睡養心殿,退位的皇帝睡養性殿
八角渾金蟠龍藻井,跟皇極殿的各有千秋
蝙蝠同音福,紅門上畫滿蝙蝠,象徵五福臨門、福氣滿門
嘴裡含銜著各式吉祥物件,這扇門我看了好久,越看越喜歡
二十五寶璽
為乾隆皇帝代表國家政權的二十五個御用國寶總稱,分別為:大清受命之寶、皇帝奉天之寶、大清嗣天子寶、皇帝之寶X2、天子之寶、皇帝尊親之寶、皇帝親親之寶、皇帝行寶、皇帝信寶、天子行寶、天子信寶、敬天勤民之寶、制誥之寶、敕(ㄔˋ)命之寶、垂訓之寶、命德之寶、欽文之璽、表章經史之寶、巡狩天下之寶、討罪安民之寶、制馭六師之寶、敕正萬邦之寶、敕正萬民之寶、廣運之寶。二十五寶各有所用,集合在一起,象徵皇帝擁有國家的最高權力
這裡很值得多花點時間,可惜北京風沙大,玻璃櫥窗佈滿一層細灰,清潔打掃應再加強
質地有金、玉、檀木
造型有交龍、盤龍、蹲龍等型制,雕刻精美,具有重要歷史價值
金『奉天之寶』璽
此璽為清初皇帝的印信,方形,雙龍造型,並附"奉天之寶"圓形牙牌
金亭式香熏
以黃金製作,頂部為六角重檐帽,中部為圓筒,下連五角帶欄基座。香熏陳設在皇帝御座之前,為焚香之用
金甌永固杯
鼎式、金質。杯口一面刻"金甌永固",另一面刻"乾隆年制"。外壁刻滿花卉,花蕊鑲上珍珠及紅、藍寶石。兩側有變形龍耳,龍頭頂珠。三足皆為象首,象耳略小,長牙卷鼻,額頭和雙目間嵌入珠寶。乾隆年間,清宮製造各式酒杯,但以象鼻為足的很少,這件設計及加工皆屬上乘品,是皇帝專用的酒杯
太上皇睡覺的地方,挺樸實的
出了養性殿,前往樂壽堂的院內走廊牆上,嵌有"敬勝齋法帖"刻石,皆為乾隆在"建福宮花園"的敬勝齋臨寫法書名帖與經典語錄的墨跡
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站在治國的立場來齊家;站在齊家的立場來修身,修身的先決條件,則是正心、誠意,但在正心、誠意之前,最好先格物、致知,把求得的知識,用來指導自己的感情,這樣理智與感情平衡的人,才是真正的修身,任何人都須以修身為本,然後才按部就班,齊家而治國,治國而平天下,一步一步向外推進,才合乎本末先後的順序。
這張是首圖左下角近拍,乙丑春三月乾隆御筆,為保護雕刻不被人為破壞,刻石上覆蓋一層玻璃
通往樂壽堂的走廊,樂壽堂是乾隆預做歸政後讀書歇息場所。堂內多用貴重木材裝修,雍容華貴,現為珍寶館展廳
青金石鬆泉人物山子
青金石質,刻出山石、松樹,一條石階小路通往山頂涼亭,二老人立於山間,山頂有流雲飄繞。此原石優良,顏色靛藍,雕刻精緻,是清代乾隆的珍貴收藏
翠雕人物山景山子
翠玉質,圓雕人物山景,利用深雕、凸雕等技法琢出山景,山間有松樹、石階和亭台,兩老人於亭前交談,童子肩扛小鋤隨後
樂壽堂裡有一個頂天平台櫃子,氣勢驚人,可以擺放皇上收藏的古玩、裝飾、瓷器,想想那放滿各式珍品的畫面,一定非常壯觀,好喜歡這個櫃子,要是有縮小版一定非常可愛,可以改放扭蛋小玩意兒
金鏨(ㄗㄢˋ)花如意
鏤空雕刻,花紋繁複,中空設計,首、中、尾分別設有橢圓蓋子,與器身相連,可以放置香料,三個蓋面均以碧璽、紅寶石為花瓣、珍珠為花芯、翡翠為葉組成的花卉圖案,整件寶石裝飾超過百顆,極具華麗富貴的珍品
丹臺春曉玉山
俗稱"壽山",玉山原料來自新疆和闐,由清代宮廷畫家方琮設計畫樣,揚州玉工歷經四年時間雕琢,象徵"壽比南山不老松"
感受到雕刻師傅的用心,要是割壞一刀亭柱斷掉,這作品就毀了
會昌九老圖玉山
玉山以新疆和田玉料製作,山間的文人雅士在亭台內對弈,有的拄杖攀登,"會昌九老圖"描繪唐代白居易等九位文人聚集河南香山遊宴的故事。工匠運用高超技藝把故事雕琢在巨大玉石上,圖案極富詩情畫意
紅白瑪瑙蝙蝠桃樹花插
花插用料為紅、白、粉三色瑪瑙,利用材料本身的不同顏色巧琢出不同造型,花插是清代宮廷的重要陳設品,明代玉器已有花插,多呈筒狀,清代宮廷花插樣式較多
蓬萊仙境玉石仙台
以"群仙祝壽"為題材,八位仙人手持寶物從四面八方趕來為西王母祝壽,相傳,西王母為長壽仙人,她在居所種植蟠桃,三千年開花、結果。每逢蟠桃成熟時,王母召集群仙大開壽宴,稱"瑤池集慶",匠師用貴重材料雕琢,表現出仙境的神奇美妙。此為慈禧六十壽辰時大臣恭進的壽禮
西王母坐在"玉宇瑤池"洞內,二侍女侍立兩側,洞外的蟠桃樹碩果纍纍,白猿正獻壽桃
白玉晶透發亮,小巧精緻
青玉菊瓣水仙盆景
水仙主題的盆景取"芝仙祝壽"之意,此盆景風格清雅,盆中牙葉挺拔,玉花明秀,反映出乾隆年間雕刻的工藝水準
金胎珊瑚桃式盒
盒為桃形,分為器和蓋兩部分,盒內為金胎,外為紅珊瑚,頂部琢篆書"壽"字,字上雕有蝙蝠,代表福壽之意
樂壽堂內留有大臣的書法字跡,想當官呀!! 得先把字練好
每一幅字都好漂亮
大禹治水圖玉山
這塊重達萬斤的巨型玉材出自新疆密勒塔山,乾隆認為罕見的大玉材應該用來表現豐功偉業,按宋人所畫《大禹治水圖》上的景象來雕琢一座高大的玉山
玉山上處處可見鑿石開山的勞動場景,非常生動具有戲劇性
金嵌寶石藏經盒
經盒用來存放佛經,此兩件經盒以純金造成,嵌珍珠、紅寶石、青金石為裝飾
金嵌寶石釋迦牟尼像
佛陀坐於蓮花台上,表情莊嚴,鼻梁高挺,頗有中亞人的味道
寧壽宮北端是有名的珍妃井
此井原是宮中無名小井,因慈禧太后指使太監將珍妃推入井中淹死,才聲名大噪,後來珍妃的姐姐瑾妃在井的南側設懷遠堂,供珍妃牌位,寄託對妹妹的哀思
離開外東宮,我們沿著皇家府庫與辦事衙署的紅牆邊一直往前走,前往下一個景點御花園,此時夕陽西下,參觀的時間所剩不多,只好加緊腳步
御花園是典型中國式宮廷花園,也是宮內最大的一處花園
園內遍植蒼松翠柏
假山造景
三年一度的宮廷選秀女在此舉行,參加者一律是八旗人家的女孩,被皇帝記住名字的,有可能成為妃嬪,甚至成為皇后,但後宮深似海,個人的命運還得靠自己的努力和上天的安排。就算貴為皇后,吃盡山珍海味、用盡榮華富貴,宮裡太多事非、太多故事,大半輩子只能待在這,倒底是幸還是不幸,只有自個心裡明白
連理柏,被譽為忠貞愛情的象徵。溥儀和皇后婉容完婚時曾在此樹前合影,寓意"在天願做比翼鳥,在地願為連理枝"
萬春亭在御花園東邊,上圓下方,合於"天圓地方"之説,東方與春天相對應,故名萬春,此亭與西邊的千秋亭呼應,造型相同,成為一對
萬春亭前的圓柏,造型奇特,俗稱人字柏
這棵老樹葉子已掉光,還是感受到它強而有力的生命力
堆秀山,是用太湖石堆砌而成
山上是御景亭,每逢九九重陽節,民間都有登高的習俗,而後宮的嬪妃自從進宮,就不能隨便出宮,於是在重陽節這天登上堆秀山,也算圓了登高心願
登高從此小門進入
花園內的香爐
獬豸(ㄒㄧㄝˋ ㄓˋ),外觀似鹿、頭頂長角、短尾,與生俱有明辨是非的本能,見二人相鬥,會用角撞不對的一方;見二人爭吵則會去咬理虧者,自古視為神獸
鎏金銅臥象
海星珊瑚化石
這隻白貓大喇喇的自由穿梭御花園,彷彿這裡是牠的地盤,遊客散去牠也要下班走人了
複習一下這趟故宮行,我們從午門進入,過了金水橋和太和門,看了太和殿,右轉進入外東宮,裡面有九龍壁、皇極殿、養性殿和樂壽堂(珍寶館),然後沿著皇家府庫與辦事衙署的紅牆邊走,來到故宮最後面的御花園。五點閉館時間一到會立刻趕人,還有大半個故宮沒看到,只能期待下次再來了
出了神武門也就代表離開了故宮,對面是景山的萬春亭
今早我們也曾在此欣賞故宮美景
拿著我的旅遊書在景山前拍照留念
神武門是故宮北門,建城時叫玄武門,康熙(玄燁)即位為避諱,則改成神武門。古代門樓上設有鐘鼓,每日起更、黃昏時鳴鐘108響,鐘鼓樓聽到這裡的鐘鼓聲,再鳴鐘擊鼓向全北京城報時
神武門作為皇宮的後門,也是日常進出皇宮的重要關口,皇后祭先蠶,清代選秀女,妃嬪迎入宮都要走神武門。1924年,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,也是從這裡離去
這麼大的故宮,半天的時間根本看不完呀!!如果時間允許,建議故宮行程安排一整天,花同樣的錢,看得比較盡興
夕陽餘暉照映在護城河上,非常漂亮
橘黃色的光線,拍照起來特別溫暖
神武門的倒影映在護城河上,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
北京故宮是一座豐富的歷史寶庫,宮中的一磚一瓦、一草一木都讓人弔古遐思
滿地金黃銀杏落葉,捎來秋天的氣息
一抬頭,群鳥飛過,不加思索拿起相機
若有出景,故宮角樓也是拍照的好地方
這篇故宮寫了一個星期之久,用心整理照片、查資料、寫文章,自己獲益良多,也希望讓大家看網誌長知識,增進對故宮及歷史文物的認識。來北京一定要來這裡走走,故宮的磅礴霸氣,只有親自造訪才能深刻感受。